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

  中泰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在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加上国际风险事件带来的冲击之下,中央对于当前经济运行的压力有着充分的估量,“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是当前政策的重点。

  切实做好稳岗稳就业

  本次会议强调,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融资成本等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稳就业,以保基本民生、稳增长、促消费。要进一步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调动地方积极性并压实责任,切实稳岗稳就业。

  而就在本次会议前,全国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于5月7日召开,也从拓展就业岗位、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等方面强调了稳就业。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对记者表示,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双弱,物流快递、直播带货等灵活方式也吸纳了部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是从长期看来,稳就业的关键还是在于预期。

  伍戈认为,就业问题从表面看是短期、周期性问题,但从中长期看更是引导中国经济合理转型的问题。稳定就业不仅要专注于数量,更要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提高就业质量。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表示,做好稳就业工作要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由于营业收入受损,但刚性支出仍在,不少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应尽可能减少其人工成本、房租以及财务成本,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确保企业先活下来。

  本次会议强调,对当前有困难的企业,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年底前申请即可缓缴,预计减缓企业负担900多亿元。职工未正常偿还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并表示将“抓紧研究养老保险费缓缴政策扩围、延长期限的措施,指导地方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等费用予以补贴”。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扩大有效投资

  除了稳企稳就业外,本次会议还聚焦“扩大有效投资”,提出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方式,盘活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以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和扩大有效投资、降低政府债务风险。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回归前置模式快速发行,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截至4月28日,江苏、山东、云南等多地已经发布了2022年5月以及二季度的地方债发行计划。

  不过,拉动投资不能仅靠政府投资。本次会议提出要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并要求“地方拿出有吸引力项目示范,对参与投资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实际上,如何让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在提升项目建设效率、减轻财政支出压力、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要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是要让社会小而散资金参与重大项目。

  对于本次会议提到的要通过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方式,多位受访专家表示,这一方式有利于盘活存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目前已建成或建设中的基建项目可增加其流动性,而长期看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降低实体经济杠杆。

  宜信财富首席宏观研究员王好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要建立完善的机制来激励社会资本参与。“过去几年,政府一直希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基建项目建设。在监管到位、权责明晰的前提下,可实现政府花小钱、办大事,社会资本也获得相应收益。但是,在此前探索过程中,出现了‘明股实债’等问题。”他补充道,后续随着一系列金融监管措施的实施,上述弊端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社会资本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对此,可以运用已有的成熟模式,也可以探索新的合作方案,但最重要的是要在法律和监管到位的情况下进行操作,避免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