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份有所改善。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8%,比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8.4%,高于上月5.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逐步恢复。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5月份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接近2022年一季度制造业PMI均值,表明经济运行趋于恢复。从分项指数变化来看,产业链供应链运行逐步疏通,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有所回补,产业恢复协同性较好,大中小企业运行均有恢复。但当前经济恢复仍不充分,市场需求整体不足,企业生产经营仍未完全回归正常。

  展望6月份,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表示,随着全国疫情不断好转、复工复产进程加快以及纾困助企政策和保供稳价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制造业PMI有望重新扩张。

  制造业景气面呈积极变化

  5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制造业PMI在4月份较低基数水平上回升至49.6%。国家统计局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行业由上月的9个增加至12个,制造业景气面呈现积极变化。

  具体来看,制造业产需两端正在恢复。5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7%和48.2%,比上月回升5.3和5.6个百分点。对此,文韬表示,5月份,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长三角地区逐步复工复产,企业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制造业生产指数上升,有一定的基数较低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制造业生产活动呈现较快回补势头。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带动经济活力逐步回升,市场需求趋于恢复。

  产业链供应链也在逐步疏通,经济运行基础有所改善。一方面,货运物流趋于通畅,物流运行加快。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调查结果显示,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打通物流和产业上下游衔接堵点政策成效有所显现,5月份反映物流运输不畅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下降8.0个百分点,但仍需继续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增速放缓,制约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从价格指数来看,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5.8%,低于上月8.4个百分点,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涨幅有所收窄。出厂价格指数为49.5%,低于上月4.9个百分点,年内首次降至收缩区间,表明制造业产品销售价格总体水平回落。

  基建发力支撑建筑业向好

  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8%,高于上月5.9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来看,新订单指数为44.1%,比上月上升6.7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行业恢复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5月份,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有较大幅度回升,说明我国非制造业经济正在加快恢复重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供需两端都恢复较快,说明供应链产业链逐渐疏通,经济恢复增长既有需求动力,也有供给基础。这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也得益于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落实。

  分行业来看,5月份,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1%,高于上月7.1个百分点,服务业景气度较快修复,但仍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2%,高于上月2.2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等政策措施不断落实落细,服务业企业信心有所增强。

  此外,5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仍保持扩张态势。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62.7%和59.1%,高于上月1.7个和6.8个百分点。对此,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表示,基础建设投资已经成为稳投资,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从资金保障、用地支持和项目储备等多方面均具备加速发力的基础。土木工程建筑业走势较好反映了基建投资的加速发力。

  稳增长政策仍要加码

  为对冲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的冲击,近期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效果不断显现。但也要看到,部分指数仍然位于收缩区间,说明经济恢复动力尚待增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展望未来,伴随疫情后消费、投资需求释放,加之稳增长政策效应体现,6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都将回升至扩张区间。

  不过,PMI指数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5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1.0%,大型企业产需好于制造业总体。而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4%和46.7%,仍低于临界点。王青认为,小微企业受疫情冲击最大,恢复偏慢,后期无论从推动经济回升,还是从稳就业角度看,对小微企业的定向扶持力度还会加码。接下来除了减税降费、金融扶持措施外,通过宏观政策刺激总需求、解决小微企业订单不足问题,可能逐步成为政策发力点。

  文韬也表示,为实现稳住经济大盘重要目标,需要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落实物流保通保畅,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提振国内需求,保障就业市场,扶持中小市场主体。

  此外,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也要引起重视。企业调查显示,5月份,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非制造业企业比重升至50.1%,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创年内新高。“继续扩内需、保主体和稳预期是当前经济稳定恢复的重中之重。”武威表示,6月份以后,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和相关政策加速落地,投资和消费对稳增长的牵引力度将会逐步增强,下半年经济恢复进入提速轨道具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