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精准滴灌”作用,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和资金支持,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稳经济大盘和推动经济恢复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报今天起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精准有力”专栏,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涉农和小微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交通物流和普惠养老项目等实践进行深入采访、实地调研和重点报道,敬请关注。  

  “一日一日成。”

  湖南亘晟门窗幕墙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墙上,写着“亘晟”之名的由来,也寄托着创办者何海英姐妹俩对门窗制造事业的美好愿景。从小作坊到专精特新“小巨人”,这家企业用了20年。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走访调研广东和湖南两省,一探中国经济最细微也最具活力的脉动。“一日一日成”,不仅是对亘晟门窗,更是对我国千千万万制造业中小企业一路历经坎坷、发展成长的生动描绘。这些企业十年如一日,潜心做好产品、专注研发创新、积极应对挑战、勇于自我革新,不仅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也为行业破解了不少“卡脖子”难题,用自我发展推动细分领域行业发展和我国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

图为湖南亘晟门窗幕墙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车间一角。本报记者 余嘉欣 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培育近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培育8万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背后,金融业无疑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在采访中,记者深入了解当地制造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账本”,发现人民银行设立的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其中发挥了“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金融机构降成本,将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传递给中小企业。透过企业的小账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壮大、穿越周期、转型升级的故事。

  利息节约50%:

  低成本资金助研发 

  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半导体产业领域,我国仍面临着不少“卡脖子”难题。中国的封装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在金融支持下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努力突破技术瓶颈,成功解决了部分“卡脖子”难题。

  走进位于东莞的思沃先进装备有限公司,一处全封闭生产车间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整个车间笼罩在一片黄色光线中,与周围的生产线截然不同。几名工人正在黄色室灯照耀下,对一台贴膜机设备进行装配、调试。

图为广东思沃先进装备有限公司,在黄色室灯照耀下,工人正在对一台设备进行装配、调试。 本报记者 余嘉欣 摄

  “这个设备就是一个解决‘卡脖子’难题的产品,是全自动真空贴膜设备,主要用在IC芯片封装领域。”指着一台自动贴膜机,思沃先进的创始人王建勋向记者介绍。

  在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贴的是一种光伏胶膜,只有在黄光等特定环境下才能贴好。

  整个生产流程属于思沃先进基于“真空贴膜”和“无掩膜光刻技术”提出的“全套智能化黄光制程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据了解,在芯片制造领域,晶体管做到1nm后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摩尔定律的极限。“现在业内都在向先进封装的领域发展。”王建勋说,“力图通过封装技术实现5nm甚至3nm制程芯片的性能。”

  贴膜质量关乎电路板成品的品质。在研发与技术支撑下,思沃先进生产的设备受到了市场认可。

  “我们开发的自动贴膜机实现了进口替代,目前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排第一,在国内市场已占据了60%的份额。”王建勋说,与之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日本机器相比,思沃先进的设备提升了20%的生产效率,价格却仅有前者的三分之二。

  但实现进口替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据介绍,平均一台主力型“卡脖子”产品研发至少需要4年至5年。成立14年来,思沃先进积累了超过350项专利,每年的研发资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2%以上。

  自主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部分产品放量慢、应收账款金额大,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后起之秀”,思沃先进也面临着融资难题。

  “我们做产品研发花了很多年,研发是需要资金支持的。”王建勋对记者说,尤其在产品未投入市场前是纯粹的资源投入,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

  在得知企业融资需求后,东莞银行主动“找上门”,为思沃先进量身定制融资解决方案,给予企业65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

  “东莞银行为我们提供了整体授信,快速、灵活,非常贴近中小企业的需求,对我们来说很有价值。”王建勋说,由于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公司固定资产投入较低,利率低、抵押少、审批快、期限灵活的产品更符合公司需要。

  为积极支持企业研发与生产,今年一季度,东莞银行又利用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政策工具,为思沃先进及其两家子公司合计发放1550万元低成本融资资金,保障了企业的产能。“人民银行的支小再贷款减少了银行资金成本,我们将成本优惠政策传导给企业,降低了他们的利息成本。”东莞银行行长程劲松说。

  据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行长袁萍介绍,按照东莞市知识产权贴息政策,思沃先进还将获得超15万元的贴息支持,融资成本能降低约1个百分点。

  “整体上,我们的服务为这家企业节省了50%的利息。”东莞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叠加松山湖园区风险补偿政策和利息贴补政策,思沃先进实际享受到了较优惠的利率。

  在地方政府和金融政策的协同助力下,企业融资成本大幅降低,研发生产也更有底气。

  据了解,2022年至2023年4月末,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约528亿元,惠及经营主体逾1.5万户。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该行还创新推出“货币政策工具+银行信贷产品”组合模式,推动科创企业专利质押融资贷款、商标质押融资贷款发放。2022年,东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97.35亿元,同比增长78.79%,许多科技型企业从中受益。

  “对我们做研发的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需要低成本流动资金;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长周期的资金支持。”王建勋期待更多中长期金融产品助力企业研发、成长。

  融资成本降低100个基点:

  新机制撬动智能环保新项目

  让高新技术企业受益的,还有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创新推出的“支小再贷款+风险补偿+融资贴息”机制。在该机制下,贷款风险补偿、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贷款贴息政策与支小再贷款挂钩,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效果明显。据了解,2022年,东莞市共有支小再贷款支持的1309笔信用类贷款符合风险补偿条件,规模28.23亿元。另外,745笔共16.43亿元科技企业贷款,可享受约共计7860万元贷款贴息。

  广东沁华智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

  “按照园区规定,我们利息支出中的80%可以申请政策贴息,实际利率不贵,对企业很有帮助。”沁华智能董事长姜柳告诉记者。

  沁华智能创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印刷电路板(PCB)废水处理等服务的综合环境治理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一整套智能服务体系,帮助半导体加工企业减排增效。

  “引入我们的系统之后,企业降低了30%的成本。”5年来,沁华智能在环保设备和污水智能处理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几个数据让记者印象深刻。以一家污水处理厂为例,使用沁华智能的系统后,企业可节省50%的人工成本、减少30%的污泥产生量、节省30%以上的药剂费用,同时,因为污泥的铜含量提高30%,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增益。不仅如此,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功能还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图为广东沁华智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控室总部,画面上正在展示其为一家污水处理厂搭建的智能环保系统的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余嘉欣 摄

  “正常的PCB行业处理一吨废水要花费10元,装了智能系统之后最多不超过7元。”公司负责人介绍,铜是PCB行业重要的原材料,通过智能技术控制,沁华智能可以将PCB工厂的污泥含铜量提高到10%,比正常铜矿5%的含铜量高出一倍。企业通过销售污泥中提取出的铜原料,就可以冲抵污水处理厂运营的费用。

  “我们这套智能环保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姜柳告诉记者。环保中心是污水处理厂最重要的资产,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能够有效减少污染排放的企业将更受市场青睐。

  沁华智能在为企业绿色生产提供智能方案的同时,也存在融资需求。

  据了解,帮助中型的PCB企业搭建系统后,沁华智能需要3至6个月才能收回成本。由于资金投入和资金回收之间存在较长时间差,沁华智能的流动资金需求较大。

  “帮助企业建厂的时候,我们有20%左右、大约5000万元的资金缺口。”姜柳告诉记者,“有新的资金进来我们就可以做新的项目,只需要20%的资金,我们就能把项目盘活。”

  对中小企业来说,5000万元的流动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为弥补资金时间差,金融机构向企业伸出了援手。

  2019年,中国银行东莞分行为沁华智能提供了3000万元各类授信支持其发展。2021年,东莞银行又给予企业授信额度2000万元,为其提供流动性贷款、贸易融资等服务。

  “沁华智能符合纳入‘三融合’贴息的条件,按照‘三融合’贴息20%比例的政策规定,企业预计可获得超8万元政府贴息支持,叠加人民银行阶段性减息政策,共为企业降低超过100个基点的融资成本。”东莞银行松山湖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3年一季度,在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东莞银行为沁华智能发放了700万元低成本流动资金贷款,为企业日常经营周转提供支持。

  “这些制造业中小企业就是我们的未来。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我们地方商业银行的不二选择。”程劲松告诉记者。针对高科技企业,东莞银行出台了专门方案,为该类企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与优惠授信支持,并通过提供特殊审批制度、专门的风险补偿等进行资源倾斜,为当地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金融助力。

  金融的主动支持增强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银行对我们帮助很大。”姜柳说,“未来,我们就专注做环保,为国家的青山绿水做点事。”

  至关重要的1亿元:

  大额信贷让“隐形冠军”穿越周期

  “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在被誉为“全国隐形冠军之城”的佛山市南海区,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颇引人瞩目。

  星联精密是一家模具制造“老师傅”,专门生产用于饮料包装的PET模具。

  走进星联精密的样品展示间,记者好像进入了一间饮品超市,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饮料包装瓶应有尽有,整整摆满了两面墙。

  从星联精密研制的模具中,一只只漂亮的饮料瓶被“吹”出来,但这家企业的底气,却来自30年孜孜不倦的研发升级和技术改造。一路走来,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撑腰鼓劲、保驾护航。

  “我们的基地刚开始建设时,资金压力很大。”星联精密总经理姜晓平告诉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的融资需求后,中国银行佛山分行在没有抵押物、只有股东担保融资的情况下,根据其研发项目特点制定了融资方案,为企业提供了首笔5年期固定资产贷款1亿元。

  “对我们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这个额度非常大,对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姜晓平说。无抵押的中长期贷款投放也体现了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是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小小塑料瓶,背后故事可不少。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星联精密一直注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原来一个瓶子重23克,通过技术升级,我们可以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将它减重到19克。”姜晓平告诉记者,全球每年消耗约6000亿只塑料瓶,每只瓶子重量减少2到3克,对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就非常可观了。

  日本客户的“吹毛求疵”业内公认,星联精密花了几年时间潜心改进工艺流程,顺利进入了日本市场。现在,日本成为星联精密最大的单一产品出口国,其产品占据日本高端市场50%以上的份额。

  不仅专注研发,面对新的市场需求,星联精密还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开展智能制造车间建设,将生产的数控化率提升到90%以上,打造柔性化制造体系,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

  “我们的数字化工厂正在向智能化迈进,改造完成后,产能将提高5至8倍。”姜晓平说,技术研发与数字化改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建造智能厂房,公司已经投入了8亿元,银行资金给了企业很大帮助。

  据介绍,不久前,企业得到中国银行佛山分行3000万元“数字贷”,享受100%贴息,将大大加快公司数字化改造进程。此外,星联精密还申请了一笔科技创新贷款资金,主要用于解决行业共性和“卡脖子”难题。

  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背后,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撑。

  “去年,人民银行创设了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60%提供利率为1.75%的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让我们有更大的政策空间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中国银行佛山分行行长翁作林说,低成本再贷款提升了银行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积极性,也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目前,该行已为300多家像星联精密这样的科创企业发放贷款超30亿元。

  伴着金融助力,跨越经济周期。从1993年到2023年,星联精密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再借助政策、金融支持,放大和巩固自身优势。”对企业如何穿越周期成长发展,姜晓平有自己的理解。

  如今,星联精密与全球600多个知名品牌合作,在吹瓶模具细分市场做到规模亚洲最大、全球前五。在南海区,星联精密还建起了一座国家级“绿色工厂”,空中花园般的厂区远望去犹如一艘巨轮,似乎代表着这家企业未来仍将在金融助力下扬帆远航。

  20年N笔贷款:

  小作坊变身“智”造“小巨人”

  “亘晟是永久繁盛的意思,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一门心思做好门窗。”何海英对记者讲述了企业20年来的发展故事。

  自2001年成立起,亘晟门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开始,我们是‘游击队’,典型的小作坊,粗放加工。门窗生产全靠懂技术的单个老师傅,人员不稳定,产品工艺也特别难稳定。”对此,何海英决定进行规范化生产。

  从2006年起,何海英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公司逐渐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到2009年,公司拥有了第一家生产厂区——暮云生产基地。

  “这个阶段我们开始投产,当时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长沙银行通过调查走访面谈,为公司提供了第一笔250万元贷款应急支付货款,后来又提供了1200万元项目贷款,支持暮云厂区顺利建设投产,为我们后续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何海英对企业获取的第一笔贷款支持记忆犹新。“当时真的特别感恩,后面的10多年,银行也一直陪伴着公司的成长与发展。”

  2010年,何海英带领团队去欧洲学习,国外门窗行业的高水平智能制造场景令她印象深刻,“制造门窗像制造汽车一样。”归来后,她组织成立了亘晟研发中心,暗下决心要通过技术升级打造最好的产品,让中国制造的门窗与国际标准接轨。

  2013年起,亘晟门窗从项目数据管理开始,逐步进行小板块的信息化改造,如今已经完成了生产厂区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效能大幅提升、能耗大幅减少。

  “最关键的几个技术板块,我们全部用设备来替代,相较传统制造,亘晟门窗的数字化工厂生产效率提升了50%、能耗减少了35%,各方面效能卓越。”亘晟门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亘晟门窗的数字化工厂内,智能装配生产线和智能制造仓库让记者印象深刻:生产线上,在机械臂操作下,一片窗户内扇仅用1分钟就能下线;在立体仓储区,仅用两个人就能控制整片仓库自动拉取存货。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政府和金融的支持,让我们有了往前走的动力。”何海英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金融支撑,我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据了解,在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长沙银行还多次提供信贷支持,帮助企业进行厂房建设和智能化升级。

  “运用支小再贷款低利率资金,我们为企业发放了18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临时性资金问题,并切实为企业节省融资费用600多万元。”长沙银行副行长李兴双告诉记者,针对企业没有足额抵押物的情况,该行合理利用应收账款等渠道,为企业增发贷款1100万元。

  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长沙银行通过减费政策解决企业融资贵,通过产品创新化解企业融资难,还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式把政策红利传导给制造企业。“争取与企业共同发展。”李兴双说。

  现如今,亘晟门窗已经成为门窗行业中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标杆企业。在金融的一路支持陪伴下,曾经的小作坊,变身成为“智”造“小巨人”,步入了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这是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的发展缩影。曾几何时的“片砖片瓦”,共同搭建起了如今的“高楼广厦”。在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下,“种子选手”深耕主业,锚定制造强国的目标,脚踏实地继续前行。